近年来,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党建抓创建,以党建促创建,以创建促进步,以进步促团结,引导全县各民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以党建引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
重党建+队伍建设,强化筑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基石。一是抓好思想教育。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推动民族团结教育走深、走实、走心。全县2万余名各族党员干部围绕“用功学、用情讲、有心看、有力做”开展党性锤炼,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二是抓好组织领导。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干部,配好班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全县39个乡镇(街道)、42个县级牵头部门及16个县属国有企业均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党政“一把手工程”负责制。三是抓好干部作风。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关键在人,把抓好“关键少数”与管住“绝大多数”相结合,严格执行党员干部作风“十不准”,教育引导全县广大干部自觉加强自身建设,锻造一支思想、政治、能力、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
重党建+品牌打造,强化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水平。一是打造好“三亮一争”党建品牌。围绕“亮身份、亮承诺、亮实绩、争先进”打出组合拳,让基层党员干部不断增强身份意识、服务意识和先锋模范意识,激励党员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城市更新中奋勇争先,带动带领各族群众共同建设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好城镇。二是维护好“酉服务”品牌。按照“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有事必到、服务周到”的要求,打造“酉服务”品牌,设立“酉诉即办”工作平台。开通热线电话24小时受理群众诉求,制定“受理诉求、分类交办、限时回复、催办督办、回访核查、评价考核”6项流程,做到有求必应、有诉即办、快办快结,累计受理各族群众诉求2500余件,办结满意率达100%。三是开展好“三回三讲三干”行动。以乡镇为单元,农民为主体,党建为引领,引导退休职工、退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回户籍地、回工作地、回感情地,深入各族群众讲模式、讲市场、讲未来,坚持党员带领干、能人带头干、群众跟着干。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628人、电商致富能人100 余人,发展中药材、高山蔬菜、冷水鱼等特色产业项目293个,引导涉农企业进驻乡村260余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园区27家,推动开发酉阳茶油、花田贡米、麻旺鸭等农特产品近1000个,培育“三品一标”97个。
重党建+示范引领,强化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氛围。一是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推进巩固扩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抓实产业的发展与融合,以产业发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做优做实山地农业,建成10万亩高标准农田、20万亩茶叶、50万亩经果林、50万亩油茶等特色产业基地;做精做细生态旅游业,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19个,推出民宿600余处;做深做亮文化产业,打造《梦幻桃源》《龚滩千古情》等文艺节目,累计完成各类民族文艺演出200余场。二是党建引领共富乡村。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花田乡为中心进行区域联动发展,同步打造9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44个示范村,统筹各类资金8.9亿元,实施乡村振兴项目787个。推进以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扩面实施2个乡镇和100个村“三变”改革试点,探索“共富乡村”新路子,设立共富乡村资金池,培养职业经纪人,建设高质量智慧乡村。三是党建引领守望相助。坚持将抓党建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同考核,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县各族群众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团结一心、乘势而上,高质量的推进新一轮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