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基层党建、经济社会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有机结合,引导全县65万巫峡儿女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上来,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抓宣传教育,厚植共同体意识之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强大精神动力,充分发挥县委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作用,教育引导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过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各级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党校培训内容。每年明确一个活动主题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周”活动,以有奖知识竞答、主题演讲比赛、法规政策宣讲等多种形式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宣传宣讲,紧密地把各族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激励全县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繁荣发展,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是抓产业发展,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之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相结合,把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积极向上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023年安排242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推动民族乡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改善民生水平。指导民族乡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中药材产业,民族乡烤烟种植稳定在3800亩以上,高山生态蔬菜种植达3000余亩,中药材种植超15000亩。2022年底,红椿土家族乡、邓家土家族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4274元、14018元,同比增涨9.2%、8.73%,涨幅位居全县前列。
三是抓基层治理,筑牢民族和谐之本。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中,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畅通村民议事通道,提升村民村务议事参与积极性。健全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体系,将党员干部、小组长、治保调解员、乡贤人士、志愿者等纳入网格中,对每一个网格实施动态化、精细化管理,以解决群众困难、满足群众正当需求。利用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传统佳节对孤寡老人、困难老党员、五保户、低保户开展节日慰问,营造邻里和谐、干群融洽的良好风气,提升基层治理成效,不断筑牢民族团结、长治久安的和谐之基,为全县各族群众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