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州区紧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主题,通过“凝聚共识、助企纾困、示范引领”凝聚“三心”,不断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一是凝聚共识“强信心”。把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作为“关键点”,持续深化“学思想、明方向、强信心、建新功”理想信念教育活动,通过政策理论培训、座谈交流、红色教育等方式,先后开展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培训7场次。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组织民营经济人士分5批次、300余人到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刘伯承故居、延安、浙江、上海等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确保民营经济人士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扩宽思想引领新路径,为160余家执委企业征订《中华工商时报》报刊,组织民营企业参加万开云民营企业家管理创新暨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专题研修班等培训11场次,邀请金融专家开展财政税收、金融贷款讲座8次,依托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与合规管理、重庆市工商联“渝商微课”等开展线上培训42期,线上线下培训1.3万余人次。
二是助企纾困“用真心”。把纾困解难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作为“发力点”,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扎实开展“安商护企”“护企兴商”“法润园区”“检察护企”等专项行动。上线“开心办”惠企政策379条,实现99%的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311项川渝通办、31项“万达开”通办事项在开落地,“开心办”平台助企纾困获国务院办公厅肯定。建立健全区领导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常态联系走访服务民营企业、“双向双评价”等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5个,按季度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实施“三服务”“三快两到位”“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等服务行动,累计走访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7200余家次,解决和答复问题1000余件。加强交友联谊,帮助拓宽视野,激发合作新动能,组建万达开三地企业家联盟。深化友好工商联互学互访、互动发展长效机制,邀请万盛、江津、云阳、达州等工商联到开州考察交流5次。加强金融助力,探索建立“商会+银行+企业”合作模式,举办开州区2024年“金融普惠进万家·助企惠民促发展”暨万达开云特优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与6家银行签订《开州区银商战略合作协议》。累计减免税收3.55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5亿元,兑现各类奖补资金1.23亿元。
三是示范引领“守初心”。把民营经济服务社会发展作为“突破点”,注重发挥民营经济人士的示范带动作用。拓宽参政议政渠道。推荐安排81名民营经济人士担任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54名民营经济人士担任市区两级工商联执委;引导民营经济人士主动参与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组织开展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通过政党协商、社情民意等形式积极建言献策。强化清廉建设示范引领。以“清廉商会”建设为契机,深化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发展,成功创建全国“四好”商会2家,3家民企、2家商会入选2024年全市清廉民企、清廉商会建设重点培育“双百”名单。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勇担社会责任。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累计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民营企业418家,实施项目496个,投入资金16.92亿元。深化公益回馈。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富而思源、富而思责,主动认领实施公益回馈项目294个、投入资金4300余万元。加强优秀民营企业家和优秀民营企业典型选树。1家企业入选2024重庆市民营企业社会责任100强榜单、3家企业入选重庆市“万企兴万村”行动项目(企业)类案例。2025年,2名民营企业家和3家民营企业被表彰为重庆市优秀民营企业家和优秀民营企业。